当前位置:首页 » 阿胶知识 » 正文

三文四武阿胶适合哪些人吃?

277 阅读量 | 分类:阿胶知识 | 时间:2020年05月31日 10:45
1、气血不足的人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血不足则身无力,气不足则心无力。我们身体的一切疾病,小到发烧感冒,大到肿瘤血栓,主要原因都是气血不畅、气血不足。三文四武阿胶味甘、性平,是“血肉有情之品”,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的功效,能改善骨髓造血系统,提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指标,治疗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男女均可以吃三文四武阿胶。2、面部暗黄、想要变年轻的人阿胶由胶原蛋白及部分水解物组成,能有效锁住皮肤中的水分,增加皮肤弹性,抑制皱纹的产生。同时,阿胶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产生,从而起到美白、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而且人的皮肤、头发全靠血液滋养,所谓气血旺才能面色红润,而阿胶本身就含有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常吃阿胶能延缓衰老。3、想增强骨骼的中老年人阿胶补血补液,血能养筋,液能润滑关节,充实骨髓、脊髓、脑髓,故能强健筋骨,流利关节,抗御风湿伤害。中年以后服用阿胶,可避免骨质疏松,能有效灵活关节,促进血液循环。4、到了更年期的女人更年期的女人会出现月经紊乱、脾气焦躁、失眠心悸、潮热出汗、胸闷眩晕以及腰酸骨痛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很快出现皮肤的苍老。阿胶可以养护卵巢,调节内分泌,推迟或改善症状;能够补气养血,主要治疗因气血两虚引起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都有非常好的缓解。5、亚健康状态下的职场女性阿胶可以降低机体耗氧量,提高机体耐疲劳能力,提高机体的抗辐射能力,对上述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面色无华、色斑、精神抑郁的情况疗效显著。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职场女性最适合用阿胶调理了。6、生完孩子的产妇产后15天血性恶露排净,宫内没有残留物(B超检查可确定)的情况下就可以服用阿胶。服用几天后如恶露没有再出现,可以放心服用。如不能完全确定是否有残留物,建议20天以后开始滋补阿胶。产后吃阿胶,能治疗产后贫血、血虚。而阿胶是治疗贫血及产后血虚的最佳营养品。另外,还能提高母乳质量。阿胶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产后补血和提高母乳质量有较好的功效。产后身体虚弱最易患感冒,阿胶还有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7、免疫力低的人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三文四武阿胶对白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延缓肝肾等解毒器官的退化,提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8、想要备孕人群阿胶在 安胎、保胎上功效明显,非常适合“准妈妈”们孕前滋补备孕。阿胶是传统的补血保胎药品,同时也是女性最钟爱的美容养颜佳品。阿胶性温和,可以长期服用,适合产妇“脆弱”的身体,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妊娠期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症状。此外, 孕前食用阿胶,还可滋阴补血调经,营造健康的受孕环境。江浙一带自古就有女人怀孕前几个月进补阿胶“暖宫”的习俗,这对“迎接”宝宝到来很有帮助。9、经期痛苦的人月经来潮时,要丢失一部分血液。血液的主要成分有血浆蛋白、钾、铁、钙、镁等无机盐。即是说每次来月经都会丢失一部分蛋白质与无机盐。因此,从原则上讲,月经干净之后的1-5天内,应补充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三文四武阿胶是首选!根据中医理论,气鼓则血行,气虚则血淤,淤则痛经、停经。气虚则不摄而致月经过多、过少或赶前错后。阿胶养血、补气、调经,有利于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提高免疫力,还能够提高经期内的抗病能力,同时对多种妇科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和调治作用。临床上常用阿胶治疗月经过多、色淡、经期延长等月经不调症,如果平时适量服用阿胶,不仅可以补血养血,改善面色,还可以减轻经期“痛苦”。10、得病后化疗损伤的人阿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活化,能解除或减轻肿瘤和放疗对免疫系统产生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免疫细胞对肿瘤的应答;可以预防抗癌药物如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因此,阿胶可作为放疗、化疗患者的辅助用药。中医临床上常用阿胶配以其他药物治疗白血病、鼻咽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免责声明:本页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内容有侵权请联系:ejzao@foxmail.com,我们会积极响应并第一时间删除相应内容。
购买阿胶:京东商城

本文链接:http://zyysw.cn/artical/876.html

百年堂阿胶京东旗舰店
百年堂阿胶京东旗舰店

阿胶知识排行榜

阿胶问答

阿胶怎么吃

阿胶的功效

阿胶典故

养生知识

阿胶糕

阿胶粉

阿胶枣

阿胶膏

阿胶浆

阿胶固元膏

    搜索阿胶优惠券

关于我们 |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 杨氏手工阿胶糕 |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

©2020-2023 zyysw.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