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百科 » 正文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466 阅读量 | 分类:中草药百科 | 时间:2020年09月22日 00:00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王不留行的功效是活血通经,下乳消痈,王不留行的作用是治妇女经行腹痛,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痈肿,王不留行用药禁忌是孕妇忌服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王不留行 第1张

药名:王不留行

别名:奶米、王不留、麦蓝子、剪金子、留行子

功效分类:活血药、通络药

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经、胃经

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痈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药材基源: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王不留行 第2张

1、王不留行治风毒,通血脉。《药性论》

2、王不留行治头风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掺一夜,篦去。(《圣惠方》)

3、王不留行治刀伤失血:王不留行十分,蒴翟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烧存性,后六味,研为末。两组和匀。治在伤。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伤,只须用末敷伤处即可。妇女产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4、王不留行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痿乳,妇人难产。《别录》

5、王不留行治痈疽诸疮: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头号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处。此方名王不留行汤。

6、王不留行以善于行血知名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妇科,王不留行又是发乳的良药,常与穿山甲同用,俗谚有穿出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说法,可见王不留行通乳汁的作用是很显著的。

7、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纲目》

8、一妇人患淋卧久,诸药不效,用剪金花十余叶煎汤,遂令服之,明早来云,病减八分矣。《资生经》

9、王不留行治痈肿:王不留行(成末)二升,甘草五两,冶葛二两,桂心四两,当归四两。上五物,治合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医心方》王不留行散)

10、王不留行治鼻血不止: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11、王不留行治难产逆生,胎死腹中:王不留行、酸浆草(死胎焙用)、茺蔚子、白蒺藜(去刺)、五灵脂(行血俱生用)。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取利。山水一盏半。入白花刘寄奴子一撮,同煎温服。(《普济方》胜金散)

12、王不留行治诸淋及小便常不利,阴中痛,日数十度起,此皆劳损虚热所致:石韦(去毛)、滑石,瞿麦、王不留行、葵子各二两。捣筛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外台》)

13、王不留行利小便。《纲目》

14、王不留行治头风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搽头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15、王不留行治妇女乳少: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一日数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16、王不留行治大便后下血: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17、王不留行治血淋不止:王不留行一两,当归身、川续断、白芍药、丹参各二钱。分作二剂,水煎服。(《东轩产科方》)

18、王不留行治疔肿初起:王不留不行子研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19、王不留行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本经》

20、王不留行治发背,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日华子本草》

21、王不留行治虚劳小肠热,小便淋沥,经中痛:王不留行、生地黄、滑石各30g,子芩15g,榆白皮、赤芍药、当归、木通各1g。上为细末,每服6g,食前用米饮调下。方中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清热,利尿,为君药。(《奇效良方》王不留行散)

22、王不留行治鼻衄不止:剪金花连茎叶,阴干,浓煎汁,温服。(《指南方》)

23、王不留行治金疮,被刀斧所伤,亡血,寸口脉浮微而涩:王不留行十分,蒴藋细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于百日。(《金匮宴略》王不留行散)

24、王不留行治石淋及血淋,下砂石兼碎血片,小腹结痛闷绝:王不留行30g,甘遂(煨令微黄)1g,石韦(去毛)30g,冬葵子45g,木通75g,车前子60g,滑石、蒲黄各30g,赤芍药、当归(微炒)各45g,桂心30g。上捣筛为散,每服9g,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方中王不留行活血通经,利尿,为君药。(《太平圣惠方》王不留行散)

25、王不留行治疔疮。《本草从新》

26、王不留行治疔肿初起:王不留行子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一丸,酒下。汗出即愈。(《濒湖集简方》)

27、王不留行治乳痈初起:王不留行一两,蒲公英、瓜蒌仁各五钱,当归梢三钱。酒煎服。(《本草汇言》)

28、王不留行治妇人因气,奶汁绝少:瞿麦穗、麦门冬(去心)、王不留行,紧龙骨、穿山甲(炮黄)各等分。上五味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后食猪蹄羹少许,投药,用木梳左右乳上梳三十来梳,一日三服,食前服,三次羹汤投,三次梳乳。(《卫生宝鉴》涌泉散)

29、王不留行治头面久疮,去虫止痛:王不留行、东引茱萸根皮、桃东南枝各15g,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10g,大麻仁6g。上8味,以水2斗半煮取1斗,洗疮,日再,并疗痈疽,月蚀,疮烂。方中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止痛,杀虫,为君药。(《医部全录-面门》王不留行汤)

30、王不留行治粪后下血:王不留行末,水服一钱。(《圣济总录》)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王不留行 第3张

1王不留行汤

组成:穿山甲(炒)、麦门冬(去心)、王不留行(炒)、当归、白芍(酒炒)、熟地黄、茯苓、通草各3克、川芎1.5克、甘草0.9克

用法:用猪前蹄煮汁500毫升煎药,空腹时服之。以热木梳梳其乳房,其乳立至。

来源:《古今医彻》卷三。

 

2王不留行汤

组成:王不留行1两、桂1两(去粗皮)、桔梗1两(炒)、大黄1两(锉,炒)、当归1两(切,焙)、甘草1两(炙,锉)、雷丸1两半、玄胡索1两半、白及1两半、天雄1两半(炮裂,去皮脐)、槟榔1两半(半生半煨熟)、桑根白皮半两。

用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3钱匕,加生姜3片,水1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主治:忧愁思虑,过伤心经,舌本肿强。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3王不留行散

组成:王不留行30克、甘遂22.5克(煨令微黄)、石韦30克(去毛)、冬葵子45克、木通75克(锉)、车前子60克、滑石30克、蒲黄30克、赤芍药45克、当归45克(锉,微炒)、桂心30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

主治:石淋及血淋,尿沙石及血块,小腹结痛闷绝。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

 

4王不留行散

组成:王不留行30克、赤芍药22.5克、木通22.5克、当归22.5克、滑石30克、子芩15克、生干地黄30克、榆白皮22.5克(锉)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粥饮下。

主治:虚劳,小肠热,小便淋沥,茎中痛。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5王不留行散

组成:王不留行2升(成末)、甘草5两、冶葛2两、桂心4两、当归4两。

用法:上药治下筛。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日3夜1。

主治:痈肿。

来源:《医心方》卷十五引《范汪方》。

 

6王不留行饮

组成:王不留行30克、茜草30克、红牛膝根15克、红糖100克。

制法:

1、先将王不留行、茜草、红牛膝根洗净。

2、将王不留行、茜草、红牛膝根放入瓦煲中,加入清水,用慢火煎15分钟至出味。

3、再加入红糖,煎片刻即成。

功效:王不留行性平味甘,能活血通经,下乳利尿。红牛膝根性酸味苦,有活血祛淤、利水通淋之功效,使用于血滞经闭、月经不调、痛经等症。此饮能行血通经、化淤调经,适宜于淤血阻滞致月经过少或闭经患者饮用,日服1剂,连服5日。

提示:煎时一定要用慢火煎,这样才容易出味。免责声明:本页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内容有侵权请联系:ejzao@foxmail.com,我们会积极响应并第一时间删除相应内容。
购买阿胶:京东商城

本文链接:http://zyysw.cn/artical/16191.html

百年堂阿胶京东旗舰店
百年堂阿胶京东旗舰店

阿胶知识排行榜

阿胶问答

阿胶怎么吃

阿胶的功效

阿胶典故

养生知识

阿胶糕

阿胶粉

阿胶枣

阿胶膏

阿胶浆

阿胶固元膏

    搜索阿胶优惠券

关于我们 |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 杨氏手工阿胶糕 |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

©2020-2023 zyysw.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