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Fū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内果皮。性味《纲目》:"甘,平,涩,无毒。"功能主治治瘰疬,骨鲠。复方①治栗子颈:栗蓬内膈断薄衣(栗荴),捣敷之。(姚可成《食物本草》),②治骨鲠在咽:栗子内薄皮(栗荴)烧存性,研末,吹入咽中。(《纲目》)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LìFū别名栗子内薄皮、栗蓬内膈断薄衣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的内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mollissimaBl.,采收和储藏:剥取栗仁时收集,阴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
关于我们 |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 杨氏手工阿胶糕 |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
©2020-2023 zyysw.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