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Yí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制法《纲目》:"造法与榆仁酱同。"(取芜荑仁水浸一伏时,袋盛,揉洗去涎,以蓼汁拌晒,如此七次,同发过面曲,如造酱法,下盐晒之。每一升,曲四斤,盐一斤,水五斤)性味辛,温。,①《唐本草》:"辛。",②《纲目》:"辛,温,无毒。"功能主治杀虫,除疮癣。,①《别录》:"杀虫。",②《唐本草》:"杀三虫。",③《食疗本草》:"芜荑酱功力强于榆人酱。"(指"杀诸虫,利大小便,心腹恶气。"),④《本草拾遗》:"主五鸡病,除疮癣。"注意《食疗本草》:"多食落发。"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WúYíJiànɡ出处出自《名医别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
拼音WúYí别名臭芜荑、黄榆、毛榆、山榆来源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macrocarpaHance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性状药材呈扁平方块状。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孔洞和孔隙,杂有多数纤维及种子。质地松脆而粗糙,易起层剥离。具特异的恶骚臭气。炮制夏季果实成熟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取种子55斤浸入温水中,待发酵后,加入榆树皮面10斤,红土30斤,菊花末5斤,加适量温开水混合均匀,如糊状,摊平约4分厚,切约2寸方块,晒干,即为成品。另一用法是在5月间采果,阴干。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消积杀虫。用于小儿疳积,蛔虫病,蛲虫病。用法用量1~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WúYí别名殿蓎(《本经》),无夷(《尔雅》郭璞注),芜荑仁(《千金方》),山榆子(《千金·食治》)
关于我们 |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 杨氏手工阿胶糕 |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
©2020-2023 zyysw.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