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正文

蜜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32 阅读量 | 分类:功效与作用 | 时间:2019年12月11日 00:00
说到远志有的人可能了解,远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 中药,它对治疗咳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蜜远志它也是属于远志的一种,它还可以叫做炙远志,它是添加了蜂蜜的远志,它同样也是一种中药,对很多的疾病都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



远志是一味我们常用的中药,添加了蜂蜜的远志也称为蜜远志,同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作用,此时大家要掌握远志对身体的作用,才能判断身体的疾病是否适合远志的服用,患者要到医院做正规的检查,确诊了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后再用药。下面为大家分析蜜远志的功效。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1、镇静、抗惊厥作用,远志根皮、未去木心的远志全根和根部木心对巴比妥类药物均有协同作用。

2、促进体力和智力的作用,研究对穿梭行为及脑区域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服药后5-9天,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次数均增多,间脑中辅酶I(NAD)浓度显著增高,海马、尾纹核和脑干内的辅酶I和还原型辅酶I(NADH)浓度均增高,表明远志具有强身益智和增强脑区域性代谢的功能。

二、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远志具有祛痰作用,但由于实验方法不同,其祛痰效果差异较大。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实验,远志的祛痰作用较桔梗强,而用犬呼吸道分泌液测定法,其作用不如桔梗。

三、对中枢降压的作用,远志煎剂具有短暂的中枢降压作用。但作用短暂,在1-2分钟内即可恢复至原水平,重复给药未见快速耐受现象。






远志为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被视为养命要药,是国家三类保护药材,临床应用生远志、制远志和蜜远志三种,处方名为远志、制远志、炙远志。

1、生远志,生远志在处方中的名称为远志,是原药材去杂质切段生用入药者,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等症。

2、制远志,制远志又名泡远志、清远志,为净远志在甘草煎液中浸泡后,捞出晒干入药者,偏于宁心安神。

3、炙远志,炙远志又名蜜远志,为净远志用蜂蜜炙后入药者,方法为取炙远志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焖,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即得,偏于祛痰止咳。






蜜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炙远志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对中枢降压的作用、对平滑肌和心肌的作用、利尿作用、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抗突变、抗癌作用、抗菌作用、抑制酒精吸收和肝保护活性、活血、抗炎作用、溶血作用、其他作用。

1、因惊恐而致惊悸不安者,多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配伍,以镇心安神。

2、痰阻心窍所致癫痫昏仆,弃挛抽搐,口吐涎沫者,可与菖蒲、半夏、天麻、全蝎等配伍。

3、喉痹肿痛得,乃以该品为末吹之,以利咽散结消肿。

4、痈疽发背疮毒者,可单用该品为末浸酒饮服,并以药滓调敷患处,以散瘀解毒消痈。






一、镇静,抗惊厥作用,远志具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远志根皮、未去木心的远志全根和根部木心对巴比妥类药物均有协同作用。

二、祛痰的功效,远志具有祛痰作用,但由于实验方法不同,其祛痰效果差异较大。常用于治疗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

三、利尿的作用,远志皂苷有消除水肿和利尿作用,如与保泰松合用,其利尿作用将增强。所以服用远志可以很好的利尿排毒。

四、降压的功效,远志煎剂具有短暂的中枢降压作用。

五、收缩子宫的作用,远志具有较强的子宫兴奋作用。远志水煎剂经乙醇沉淀处理制成的100%注射液对大鼠及小鼠离体未孕子宫有强烈的兴奋收缩作用。

六、抗菌作用,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而远志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蜜远志既然是一种中药,我们都知道对人体再好的药它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要对症下药才会起到相应的效果,因此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仔细了解药物的使用说明,或者是听听医生的建议,以免盲目使用造成严重的后果。


免责声明:本页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内容有侵权请联系:ejzao@foxmail.com,我们会积极响应并第一时间删除相应内容。
购买阿胶:京东商城

本文链接:http://zyysw.cn/artical/9595.html

百年堂阿胶京东旗舰店
百年堂阿胶京东旗舰店

阿胶知识排行榜

阿胶问答

阿胶怎么吃

阿胶的功效

阿胶典故

养生知识

阿胶糕

阿胶粉

阿胶枣

阿胶膏

阿胶浆

阿胶固元膏

    搜索阿胶优惠券

关于我们 |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 杨氏手工阿胶糕 |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

©2020-2023 zyysw.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