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材 - 第59页

柘树茎叶

2020年07月22日 10:39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32
柘树茎叶

拼音ZhèShùJīnɡ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柘木"条。性味《云南中草药选》:"淡微甘,凉。"功能主治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疖子,湿疹。",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痛,祛风活血。治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慢性腰腿痛,跌打痨伤,疖肿,急性关节扭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ZhèShùJīnɡYè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枝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luratricuspidataCarr.[Cudraniatri-cuspidata(Carr.)Bu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

线叶金鸡菊

2020年07月22日 09:49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192
线叶金鸡菊

拼音XiànYèJīnJīJú别名大金鸡菊、剑叶波斯菊来源菊科线叶金鸡菊Coreopsislanceolat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有栽培。性味辛,平。功能主治化瘀消肿,清热解毒。主治刀伤,无名肿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绒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XiànYèJīnJīJú别名除虫菊(《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金鸡菊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具短绒毛,上部分枝。叶对生,3~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顶端裂片长5~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狭。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径4~6厘米;花梗长10~30厘米;总苞片2列,每列8枚,外列较短;舌状花黄色,先端具2~4浅齿;管状花黄色。瘦果椭

鸭脚木根

2020年07月22日 07:44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37
鸭脚木根

拼音YāJiǎoMù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脚木皮"条。性味淡平,微苦。功能主治散热消肿。内服治热病痧气,妇女痧麻夹经;外治跌打损伤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注意孕妇忌服。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YāJiǎoMùGēn英文名RootofIvyTree,RootofCommonSchefflera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或大灌木,高2-15m,胸径可达30cm以。树皮灰白色,枝条粗壮,平时有皱

白垩

2020年07月22日 06:02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14
白垩

拼音Báiè别名白涂(《说文》),白善土(《别录》),白土子(《本草衍义》),画粉(《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沉积岩类岩石白垩的块状物或粉末。原形态由方解石质点和有孔虫,软体动物和球菌类的方解石质碎屑组成。为白色、淡绿色、淡黄色之无晶形粉末或土状结块。质软而轻,手触之有粗感,舔之不粘舌。多产于白垩纪之沉积岩中。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夹杂物有少量的硅酸铝、硅酸镁、磷酸钙、氧化铁等。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白垩勿用色青并底白者。先单捣令细,三度筛过了,又入钵中研之,然后将盐汤飞过曝干。每修事白垩二两,用白盐一分,投于斗水中,用铜器物内沸十余沸了,然后用此沸了水飞过白垩,免结涩人肠也。"性味苦,温。,①《本经》:"味苦,温。",②《别录》:"辛,无毒。",③《药性论》:"甘,平。"归

木芙蓉花

2020年07月22日 05:09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07
木芙蓉花

拼音MùFúRónɡHuā别名芙蓉花(《清异录》),地芙蓉花(《本草图经》),拒霜花(《益部方物略记》),七星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芙蓉、霜降花(《福建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原形态木芙蓉(《柳河东集》)又名:木莲(《江醴陵集》),杹木、杹皮树(《纲目》),醉酒芙蓉(《生草药性备要》),大叶芙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枝被星状短柔毛。叶大,互生,阔卵形至圆卵形,长10~20厘米,宽9~22厘米,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心形,先端短尖或渐尖,边缘有波状钝齿,上面稍有毛,下面密被星状茸毛;叶柄长5~8厘米。花腋生或簇生于枝端,直径7~10厘米;早晨开花时白色或粉红色,至下午变深红色;花梗粗长,被黄褐色毛

五倍子

2020年07月22日 04:31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35
五倍子

拼音WǔBèiZǐ英文名ChineseGall,ChineseNut-gall别名盐麸叶上球子、文蛤、百虫仓、木附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五倍子,宋《开宝本草》收入草部。《嘉佑本草》移入木部,虽知生于肤木之上,而不知其乃虫所造也。肤木,即盐肤子木也。此木生丛林处者,五、六月有虫如蚁,食其汁,老则遗种,结小球于叶间,正如蛅嘶之作雀瓮,蜡虫之作蜡子也。初起甚小,渐渐长坚,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状圆长不等。初时青绿,久而细黄,缀于枝叶,宛若结成,其壳坚脆,其中空虚,有细虫如蠛蠓。山人霜降前采取,蒸杀货之,否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青麸杨R.potaniniiMaxim.和红麸杨R.punjabens

瑞香花

2020年07月22日 04:12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07
瑞香花

拼音RuìXiānɡHuā别名麝囊(《群芳谱》),蓬莱花(《花镜》),雪花、夺香花(《广东新语》),野梦花、山梦花(《贵州草药》),雪地开花、红总管、雪冻花(江西《草药手册》)。出处《药性考》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花。原形态瑞香(《纲目》),又名:睡香(《清异录》),蓬莱紫、风流树、露甲(《群芳谱》),白瑞香(《广东新语》),千里香、瑞兰、雪花皮、山棉皮。,常绿灌木,高约2米。枝细长,光滑无毛。叶互生;椭圆状长圆形,长5~8厘米,宽1.5~2厘米,全缘,先端钝或短尖,基部近楔形,上面深绿,下面淡绿,均平滑无毛。花富有香气,白色或淡红色,长约1.2厘米,成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苞片6~10,披针形;萼筒外部具柔毛,4裂,长约8毫米;无花冠;雄蕊8;雌蕊1,子房光滑。果实为浆呆状,圆球形,

炙黄芪

2020年07月22日 03:13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19
炙黄芪

拼音ZhìHuánɡQí,英文名RADIXASTRAGALIPREPARATA,来源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浅棕黄或棕褐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或纵沟。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炮制取黄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D)炒至不粘手。,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用法用量9~30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摘录《中国药典》

火秧竻蕊

2020年07月22日 03:10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45
火秧竻蕊

拼音HuǒYānɡLèRuǐ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花蕊。功能主治《生草药性备要》:"解毒消肿。火秧竻蕊和鸡蛋煎食治臌胀。"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HuǒYānɡLèRuǐ英文名StamenofAncientsEuphorbia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EuphorbiaantiquorumL.的花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antiquorumL.,采收和储藏:4-5月采摘,鲜用。原形态金刚纂灌木,高达1m。含白色乳汁;分枝圆柱状或具不明显的3-6棱,小枝肉质,绿色,扁平或有3-5个肥厚的翅,翅的凹陷处有一对利刺。单叶互生;具短柄;托叶皮刺状,坚硬;叶片肉质,倒卵形,卵状长圆形至匙形,长4-

草苁蓉

2020年07月22日 02:17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186
草苁蓉

拼音CǎoCōnɡRónɡ别名苁蓉来源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草苁蓉Boschniakiarossica(Cham.etSchlecht.)B.Fedtsch.etFlerov[B.glabraC.A.Mey.],以全草入药。春季采挖,晒干切段。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用于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肠燥便秘。用法用量2~6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CǎoCōnɡRónɡ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列当科植物草苁蓉的全草。原形态寄生草本,全体无毛。茎单一,直立。肥厚,高15~25厘米,直径1.5~2厘米,褐紫色。鳞片叶多数,三角状或卵状,先端锐尖。穗状花序长8~14厘米,直径2~2.5厘米;花萼平滑,杯状,有不整齐的5齿裂;花冠暗红紫色,筒部

柚皮

2020年07月22日 02:17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35
柚皮

拼音YòuPí别名柚子皮(陶弘景),气柑皮、橙子皮(《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秋末、冬初收集,剖成5~7瓣。悬起晒干或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条。生境分部主产四川。此外,江西等地亦产。性状干燥果皮,多为5~7瓣,少有单瓣者。伸长后的皮片直径约为25~32厘米,每单瓣长10~13厘米,宽5~7厘米,厚0.5~1厘米。皮片边缘略向内卷曲;外表面黄棕色或枯黄色,有时呈微金黄色,极粗糙,有多数凹下的圆点及突起的油点;内表面白色,稍呈棉絮状。质柔软,有浓厚的柚子香气。化学成分参见"柚"条。性味辛甘苦,温。,①《唐本草》:"味甘。",②《本草求原》:"苦辛。",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苦甘,无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肾、膀胱三经。"功能主治化痰

鹌鹑

2020年07月22日 01:56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31
鹌鹑

拼音ānChun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coturnix(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功能主治补中气,强筋骨,止泻痢。主治小儿疳积,下痢,百日咳等。复方治痢疾:鹌鹑1只,取肉,赤小豆5钱,生姜3片,水煎服,日服2次。,治百日咳:鹌鹑肉烧焦研面,每服0.5钱,日服2次。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ānChun别名鹑鸟(《毛诗传》),循(《禽经》注),宛鹑(《广志》),赤喉鹑(《动物学大辞典》),红面鹌鹑(《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崔禹锡《食经》来源为雉科动物鹌鹑的肉或全体。原形态体长约16厘米。形似鸡雏,头小尾秃。嘴短小,黑褐色。虹膜栗褐色。头顶黑而具栗色的细斑,中央纵贯以棕白色冠纹,两侧亦有同色的纵纹,自嘴基越眼而达颈侧;额头侧及颏、喉等均淡砖红色。

菜头肾

2020年07月22日 01:51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03
菜头肾

别名土太子参[浙江乐清]来源爵床科菜头肾属植物菜头肾ChampionellasarcorrhizaC.Ling,以根及茎、叶入药。全草夏秋可采,晒干,扎把。根以立秋后采为宜,剪取肉质根,去净细须,晒干,干后变黑色;鲜根随时可采。性味微甘,凉。功能主治根:养阴补肾。用于肾虚腰痛,阴虚牙痛,迁延型或慢性肝炎,肾炎或肾盂炎等。,茎、叶:清热解毒。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外用治疔疮疖肿,肌腱扭伤。用法用量根3~5钱(大剂量可用1~1.5两),水煎服。,茎叶1两,水煎服。外用捣烂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CàiTóuShèn英文名Ballflowerconehead别名土太子参、肉根马蓝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菜头肾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

露蕊乌头

2020年07月22日 01:28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42
露蕊乌头

拼音LùRuǐWūTóu别名罗砧巴来源毛茛科露蕊乌头AconitumgymnandrumMaxim.,以根、花、叶入药。生境分部青海、甘肃、四川、西藏。性味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祛风镇痛,关节疼痛。主治风湿麻木。花治麻疯;叶研末撒布,治疥癣并可灭蛆。用法用量根配方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LùRuǐWūTóu别名罗砧巴(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毛茛种植物露蕊乌头的根、叶、花。花期采花和叶,秋季挖根,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木,具直根。茎高25~100厘米,有短柔毛,通常分枝。叶互生,具长叶柄,基部膨大,但不成鞘状;叶片宽卵形,长3.5~6.4厘米,宽4~5厘米,3全裂,裂片细裂,小裂片狭卵形,全缘或生1~2牙齿,两面无毛,唯有叶下面脉上有稀疏毛。总状

蜜浸红参的制作方法 吃蜜浸红参的好处

2020年07月22日 00:00 | 分类:中草药百科 | 浏览:440
蜜浸红参的制作方法 吃蜜浸红参的好处

蜜浸红参是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的一种保健食材,有人喜欢用它泡水喝,有人则喜欢把它当休闲零食吃,而且很多人在得到红参以后,还想自己在家中制作蜜浸红参只是对它的做法还不了解,今天小编会专门为大家做这方面的介绍,能让大家轻松学会蜜浸红参怎么做,也能让大家了解食用蜜浸红参的好处有哪些。1、蜜浸红参在制作时需要准备新鲜的红参,把它用清水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然后再把它切成薄片,然后准备东北地区特产的椴树蜂蜜如果没有,也可以用性质温热的枣花蜂蜜。把切好以后的参片要经过蒸制烘干和脱水以后,才能与蜂蜜放在一起。2、处理好的参片放到干净容器中,加入准备好的蜂蜜调匀以后腌制,在腌制过程中要经常搅拌,大约过20天左右里面的红参片就能吸收蜂蜜中的大部分营养,这时把它取出进行烘干,烘干以后就能得到做好的蜜浸红参。1、宁心安神

大黄蒿的功效与作用

2020年07月22日 00:00 | 分类:功效与作用 | 浏览:403
大黄蒿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蒿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且药食两用,人们在每年春天可以采集它长出了新鲜嫩叶,而在秋季采集它的全草以后则能入药。大黄蒿的食用功效与药用功效都极为出色,想具体了解可参考下面对他做的具体介绍。1、补充营养,人们食用大黄蒿能为身体补充丰富营养,特别是把它当蔬菜食用的时候,能让身体吸收丰富维生素c和大量膳食纤维还能吸收一些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可提高人体多器官功能并能促进人体代谢,对增强人类身体素质有极大好处。2、预防上火,大黄蒿是一种味苦性寒的中药材,清热解毒是它的主要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服用它可以清理身体内的热毒病,能预防多种上火症状出现,特别是那些经常出现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的人在用它泡水喝以后能让症状慢慢消退。3、抗菌抗炎,大黄蒿中还有丰富的大黄素和多种药用成分

血余的功效与作用

2020年07月22日 00:00 | 分类:功效与作用 | 浏览:298
血余的功效与作用

血余是中国传统重要的一种,它具有很强的止血能力,这种中药来源于人类的头发,它也叫人发灰或者血余炭,是收集人类的头发以后洗掉油脂,清洗漂净,晒干以后有加工成的碳状物,制成以后的血余为不规则的块状,而且大小不一,他除了止血以外还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其药用功效极为出色,想具体了解,可参考下面对他做的具体介绍,同时也会让大家了解血余的副作用。1、抗菌消炎,血余是一种能抗菌消炎的中药材,它含有的药用成分对人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以及第几个癌症都有特别好的抑制和消灭作用,能防止这些致病菌对人体细胞产生破坏,也能防止人体因这些细菌感染而出现疾病。2、止血,血余能提高人类身体的凝血能力,而且能收缩黏膜,加快毛细血管愈合,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出血症状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人们在出现外伤出血时,能把它

石蒜

2020年07月21日 23:04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192
石蒜

拼音ShíSuàn别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龙爪花、蟑螂花、野蒜、一枝箭[江西]、避蛇生[湖北]来源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石蒜Lycorisradiata(L.Herit.)Herb.的鳞茎。秋季挖出鳞茎,选大者洗净晒干入药,小者做种。野生品四季均可采挖,鲜用或洗净晒干备用。性味辛、甘,温。有毒。功能主治消肿,杀虫。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注意石蒜碱有强力催吐作用,故有用石蒜治食物中毒者,催吐用3~5钱。除此之外,一般不作内服。备注(1)石蒜碱接触皮肤后即红肿发痒,进入呼吸道会引起鼻出血,操作时应注意。如内服中毒,症状为:流涎,呕吐,下泻,舌硬直,惊厥,手脚发冷,脉弱,休克,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急救方法:早

锯齿草

2020年07月21日 22:37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25
锯齿草

拼音JùChǐCǎo别名五月莲、齿叶泥花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齿叶母草Linderniaciliata(Colsm.)Pennell[Ilysanthesserrata(Roxb.)Urba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多鲜用。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止痛。用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产后瘀血腹痛;外用治疮疖肿痛。用法用量1~2两,水煎服,或鲜草捣汁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JùChǐCǎo别名五月莲、齿叶泥花草、旱田草、地下茶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刺齿泥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ciliata(Colsm.)Pennell[GratiolaciliataColsm.;Ilysanthes

罗汉松叶

2020年07月21日 22:03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160
罗汉松叶

拼音LuóHànSōnɡYè别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晒干。生境分部主产广东。性状短叶土杉的干燥枝叶,枝条粗约2~5毫米,外表淡黄褐色,粗糙,密被三角形的叶枕。叶互生,螺旋状排列,甚密,狭披针形,长5~7厘米,先端短尖或钝,上面灰绿色至暗褐色,下面淡黄绿色至淡棕色。气微,味淡。土杉的干燥枝叶,叶片较长大,长7~13厘米,排列较疏。其他与短叶土杉的叶相同。以色青绿,少梗,无老茎者为佳。化学成分短叶土杉叶含坡哪甾酮A,树皮含鞣质、树脂、挥发油。,土杉叶含挥发油,内含α-蒎烯、β-蒎烯、莰烯、毕澄茄烯和罗汉松烯。又含昆虫变态激素蜕皮甾酮、坡哪甾酮A及罗汉松甾酮A、B、C、D并含双黄酮:扁柏双

淮通

2020年07月21日 22:01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15
淮通

拼音HuáiTōnɡ别名淮木通、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宝兴马兜铃AristolochiamoupinensisFranch.,以根和茎入药。春秋采集,分别切片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水下乳,排脓止痛。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阴道滴虫,风湿关节痛,湿疹,荨麻疹,痈肿。用法用量2~3钱。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HuáiTōnɡ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淮通马兜铃的藤或根。春秋季采粗藤或根,晒干。原形态多年生缠绕本质藤本,长达4米许。幼枝和芽密被黄茸毛,老时被柔毛。单叶互生;卵状心形,长10~12厘米,宽6~10厘米,先端锐尖至短渐尖,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毛较密,全缘;叶柄长3~7厘米,被柔毛。单花腋生;具长约5厘米的

胖儿草

2020年07月21日 20:24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44
胖儿草

拼音PànɡérCǎo别名黑脚杆来源茜草科假耳草属植物尾叶假耳草Anotisurophylla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健胃,利湿,消疳。用于小儿疳积,脾虚水肿,黄疸。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炖五花肉服,食肉汤喝。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PànɡérCǎo别名黑脚杆(《四川中药志》)。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尖叶假耳草的全草。原形态草本,高可达20~30厘米。须根多分歧。茎圆柱形,无毛,嫩绿色,有时红蓝色。叶对生,披针形,长1~5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狭呈叶柄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疏生短毛;托叶深裂,裂片细线形。聚伞花序顶生;花萼4裂,卵形或狭卵形;花冠筒状,花径约1毫米,裂

蝉花

2020年07月21日 18:43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43
蝉花

拼音ChánHuā别名蝉蛹草、蛹茸、蝉茸菌、虫花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蝉花Cordycepssobolifera(Hill)Berk.etBr.,以子实体入药。性味甘,寒。功能主治用于惊痫,心悸,小儿夜啼,久翳不退,疟疾。备注(1)民间亦认为功同蝉蜕。,(2)寄主为蝉科蛁蟟OncotympansmaculaticolliaMotsch.及他种蝉的蝉蛹。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ChánHuā别名虫花(《四川中药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6~8月间,自土中挖出,去掉泥土,晒干。原形态孢梗束丛生,由蝉幼虫的前端发出,新鲜时白色,高1.5~6厘米;柄分枝或不分枝,粗1~2毫米,有时基部连

排钱树

2020年07月21日 18:19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187
排钱树

拼音PáiQiánShù别名排钱草、虎尾金钱、钱串草、串钱草、叠钱草、阿婆钱、龙鳞草、午时合来源豆科山蚂蝗属植物排钱树Desmodiumpulchellum(L.)Benth.,以根和叶入药。夏秋采收,夏季切碎,晒干或鲜用。性味淡、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用于感冒发热,疟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肝脾肿大,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枝、叶3~6钱;根0.5~1两。注意孕妇忌服。备注(1)同属植物毛排钱树(连里尾树)DesmodiumblandumVanMeeuwen,形态、功能、主治、用法与排钱草大致相同。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滞下丸

2020年07月21日 17:41 | 分类:中药方剂 | 浏览:266
滞下丸

【处方】川黄连(如法制)500克滑石末250克槟榔120克炙甘草90克木香(为末,和水隔汤燖)75克枳壳(炒)150克白芍药(酒炒)15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汤稍加姜汁糊成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痢疾滞下。【用法用量】每次服9~12克,用乌梅汤吞下。若治白痢,加吴茱萸、白扁豆、陈皮各90克;若燥热,烦渴,恶心者,勿用木香;元气虚弱者,勿用槟榔、枳壳;里急色赤者,加当归;久痢,加肉豆蔻。【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

太白花

2020年07月21日 17:19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194
太白花

拼音TàiBáiHuā别名高山石蕊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山岭石蕊Cladoniaalpestris(L.)Rabenh.,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晒干。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平肝潜阳,调经止血。用于头晕目眩,高血压病,偏头痛,鼻衄,崩漏,月经不调,白带。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TàiBáiHu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石蕊科植物雀儿石蕊的枝状体。全年可采,去杂质,晒干用。原形态雀儿石蕊又名:山岭石蕊。,木状地衣。全体淡黄绿色,高可达10厘米。子器柄中空,稍硬而脆,上部密生树枝状分枝,潮湿时膨胀呈海绵状;下部与泥沙相接处渐次腐朽。粉子器块状,赤色,生于分枝顶端。生境分部生于高山阴坡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陕西等

刺黄连

2020年07月21日 16:15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194
刺黄连

拼音CìHuánɡLiá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假豪猪刺的根及茎皮。夏、秋采收。原形态常绿灌木,高0.5~1.5米,茎直立,灰黄色,具棱;刺分3叉,长1~2.5厘米。叶簇生,厚革质,坚硬,长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1~2.5厘米,边缘具刺毛状锯齿,中脉明显。花黄色,5~15朵簇生刺腋;萼片6,下有小苞片2~3;花瓣6;雄蕊6,花药开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多颗。浆果倒卵状长圆形,红色,被白粉,有种子2粒。生境分部生于沟旁、河岸或山坡。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治肝炎,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敷。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CìHuánɡLián英文名rootofSoul

牛肝

2020年07月21日 15:45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17
牛肝

拼音NiúGān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性味甘,平。,①《日用本草》:"味甘,凉。",②《本草经疏》:"味苦甘,气和平。"功能主治养血,补肝,明目。治血虚萎黄,虚劳羸瘦,青盲,雀目。,①《别录》:"主明目。",②孟诜:"醋煮食之,治瘦,治痢。",③《本草拾遗》:"肝和腹内百叶(即重瓣胃),作生,姜、醋食之,主热气,水气,丹毒,解酒劳。",④《日用本草》:"明目,平肝气。",⑤《本草蒙筌》:"助肝血,明目。",⑥《本草经疏》:"补肝,治雀盲。",⑦《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萎黄病,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小儿疳眼,夜盲。"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入丸、散。复方治青盲积年不差:黄牛肝一具(细切,曝干),土瓜根三两,羚羊角屑一两,蕤仁一两(汤浸,去亦皮),细辛一两,车前子二两。

铁篱巴果

2020年07月21日 15:42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20
铁篱巴果

拼音TiěLíBāGuǒ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马甲子根"条。功能主治去瘀生新。治吐血,疗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TiěLíBāGuǒ英文名FruitofBranchyPaliurus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liurusramosissimus(Lour)Poir.,采收和储藏:果熟后采收,晒干。原形态马甲子灌木,高达6m。小枝褐色,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9mm,被毛,基部有2个紫红色针刺,长0.4-7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圆形,长3-7cm,宽2-5cm,先端纯或圆,基部宽楔形或

苍耳根

2020年07月21日 14:17 | 分类:中草药材 | 浏览:205
苍耳根

拼音Cānɡěr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根。化学成分含糖甙,有抗癌作用。药理作用根的水或甲醇提取物(含甙,融点242℃)能延长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寿命。性味《食疗本草》:"温。"功能主治治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痢疾。,①《食疗本草》:"丁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②《医林纂要》:"治同苍耳子,作浴汤去风润燥。",③《广西中药志》:"治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5~1两;捣汁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或熬膏涂。注意《医林纂要):"忌猪肉、糯米。"复方①治一切丁肿:苍耳根、茎、苗、子,但取一色,烧为灰,醋、泔淀和如泥涂上,干即易之。(《千金方》),②治一切厅肿:苍耳根三两半,乌梅五个,连须葱三根。酒二钟,煎一钟,热服

阿胶知识排行榜

阿胶问答

阿胶怎么吃

阿胶的功效

阿胶典故

养生知识

阿胶糕

阿胶粉

阿胶枣

阿胶膏

阿胶浆

阿胶固元膏

    搜索阿胶优惠券

关于我们 |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 杨氏手工阿胶糕 |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

©2020-2023 zyysw.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