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材 » 正文

青木香

240 阅读量 | 分类:中草药材 | 时间:2020年06月17日 22:11
"



临床应用①治疗胃痛 小蛇参根(北马兜铃根)对溃疡病、胃炎、胃痉挛及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胃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据2000余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5%以上。一般服药1次可维持6~8小时药效。用法:㈠小蛇参根1.5~2克,洗净后置口中嚼细(或先研成粉末),用开水或酒送服。㈡小蛇参根1~2两,切片,用酒1斤浸泡2~3天;每服5~10毫升。㈢用小蛇参根制成3%酊剂,每服3毫升。上述制剂均在发病时顿服,或日服三次。 ②治疗高血压病 ㈠流浸膏:以80°乙醇浸渍,滤过后再收回乙醇,使其占流浸膏之10%。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10毫升,日服4次,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及服药次数。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50例,服药后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者有20例,下降10~19毫米汞柱者17例,效果不佳13例。临床症状亦有不同程度改善:6例有心区钝痛者俱见消失;气急、失眠、头痛、头晕,多有好转或消失。本品降压效果发生较迟,一般至第3周才开始有显著降压作用。血压降低后停止服药,仍可维持一段时期而不回升,若把剂量或服药次数减少,也能起到维持量的作用。㈡精制浸膏片:每片含土青木香6克。每次4~12片,日服3~4次。治疗Ⅱ、Ⅲ期患者53例,显效15.1%,有效43.4%。血压下降最快者在服药后4天,最慢者27天。收缩压的下降较舒张压明显,Ⅲ2期患者均无效。㈢提取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克。每日3次饭后服,第1周每次3毫升,第2周4毫升,第3周及以后6毫升。观察Ⅱ、Ⅲ期患者40例,治疗后或治疗期间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或更多者计18例,下降在10毫米汞柱以内者17例。用药在6周以上者有效率较高,时间短者疗效较低;未用过蛇根草制剂者疗效较好,反之则差。对临床症状改善不够满意。此外,有以粉剂、片剂及流浸膏交替应用,治疗84例,经服药28天以上,结果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者10例(占22.6%),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者47例(占56%),总有效率为78.6%。对症状的疗效,以头痛、眩晕的消失较为显著,失眠、气促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观察到,患者心脏及主动脉无明显扩大者疗效较优,否则较差。副作用:主要为恶心,呕吐,胃口不适,口干等,但轻重程度及出现时间颇不一致。其中似以流浸膏的反应较为明显,提取液及精制浸膏片比较轻微。有人认为,如将各种制剂交替应用,或佐以健胃理气药,或将流浸膏上浮游的一层油质除去,或采用水煎的流浸膏,则副作用可大大减少。 ③治疗咽喉,耳、齿等急性炎症 以土木香局部应用,治疗五官科急性炎症148例,治愈113例,明显好转24例,无效11例。用法:㈠用冷开水磨汁含服,治疗咽喉部急性炎症。㈡用青木香粉加甘油配成5%的混悬剂,以棉球浸透药液充填龋洞,治疗龋齿引起的急性牙髓炎。㈢用青木香粉和秤星树根粉等量混合,加冰片少许,以酒精配成5%浸剂滴耳,治疗急性中耳炎。 ④其他 药厂工作人员可因青木香引起职业性皮炎。患部先有痒感,继之发生散在的红色丘疹;严重者皮肤潮红肿胀,并有许多密集的水疱,通常1周后可消退。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药大辞典》:青木香



拼音Qīnɡ Mù Xiānɡ



别名木香(《云南中草药选》),理木香(《中药鉴别手册》)。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厚叶木香、膜缘木香及大理木香的根。秋、冬挖根,去净茎叶、须根、泥土,晒干。



原形态①厚叶木香 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根粗壮,圆柱形,通常不分枝,外皮淡褐色。茎极短。单叶互生,叶平铺;基生叶叶片厚纸质,阔椭圆形,长9~11厘米,宽7~9厘米,先端圆或急尖,基部圆或稍钝,边缘具不规则波状齿或不显明浅裂,两面被短伏毛,下面有腺点;叶柄长7~8厘米,密被短柔毛,基部膨大;上部叶较小,具短柄。头状花序顶生,直径4~5厘米;总苞钟状,直径3.5~4厘米,总苞片革质,边缘具短刚毛,先端具小刺尖;花全部管状,紫色,长约3.5厘米,管部细长,冠毛3层,全部直立。瘦果无毛,有棱。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地草丛、灌木丛或疏林中。分布云南西北部。 ②膜缘木香 多年生草本。主根圆柱形,细长。茎极短。叶多数,平铺;根生叶具柄,长可达12厘米;叶卵圆形或长圆形,长10~15厘米,宽8~13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羽状半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齿端具小刺状尖头,两面被糙伏毛;上部叶苞叶状,较小,羽状半裂戌不裂。头状花序多数,直径2.5~3.5厘米;总花梗长不及1厘米;总苞钟状,直径2~2.5厘米;总苞片4层,披针形,近革质,边缘膜质,全缘,先端具软骨质刺;花全部管状,紫色,长约3厘米,管部细长,冠毛全部直立。瘦果,上部有微瘤或皱纹。 生于山坡草地或石缝中。分布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 ③大理木香,又名:菜木香。 与厚叶木香近似,但叶较薄,羽状浅裂至中裂。总苞片革质而有褐色膜质边缘,先端钝或尖。花药基部附片常撕裂;花冠管较檐部长2~3倍;花托有钻形短刺。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云南西北及四川南部。



生境分部产云南。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长4~9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具纵皱纹和须根残痕。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可见木部黄色,皮部棕黄色,呈放射状纹理,散在多数油室。气芳香,味甜微辛。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辛苦,温。"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选》:"疏肝理气,健胃止痛。治腹痛,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支气管炎。" ②《中药鉴别手册》:"治腹痛肠鸣,下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为散,0.5~1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免责声明:本页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内容有侵权请联系:ejzao@foxmail.com,我们会积极响应并第一时间删除相应内容。
购买阿胶:京东商城

本文链接:http://zyysw.cn/artical/4764.html

标签: 青木香  

百年堂阿胶京东旗舰店
百年堂阿胶京东旗舰店

阿胶知识排行榜

阿胶问答

阿胶怎么吃

阿胶的功效

阿胶典故

养生知识

阿胶糕

阿胶粉

阿胶枣

阿胶膏

阿胶浆

阿胶固元膏

    搜索阿胶优惠券

关于我们 | 东阿阿胶大药房旗舰店 | 百年阿胶养生会馆 | 东阿彬妃阿胶企业店 | 杨氏手工阿胶糕 | 阿胶工具正品商城

©2020-2023 zyysw.cn 中医养生网 sitemap 浙ICP备16006877号-15